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57章 推动历史前进的人
设置

第57章 推动历史前进的人(1 / 2)


王猛整顿了吏治,打击了豪强之后,开始放开手脚,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了!

他实行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

荐举赏罚制的主要内容是:地方官长分科荐举名为孝悌、廉直、文学、政事的人才,上报中央;朝廷对被荐者一一加以考核,合格者分授官职;凡所荐人才名实相符者,则荐举人受赏,否则受罚;

官吏考核制度主要内容是:凡年禄百石谷米以上的各级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其不通一经一艺者统统罢官为民。

这个荐举赏罚制度,实际上,给了寒门百姓福音,给了士族的晴天霹雳!直接打击了九品中正制!

这个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实际上就是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寒门无贵子,在这样的制度下,真实的体现。

王猛自己出身贫寒,所以,深知贫寒家庭,想要起来的不容易。如今有了这套制度,贫寒的家庭的弟子们,只要真正有才,就能得到重用。

官吏考核制度,则直接打击了胡族军阀统治者迷信武力、蔑弃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有效地提高了秦国各级官僚的智能素质,“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的新局面日益形成。

这两样制度的出现,直接使得前秦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为之一变,贿赂请托、恣意妄举的腐败现象逐渐消灭,而养廉知耻、劝业竞学之风日盛。

另外,王猛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黎元(百姓)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就是诸族杂居,互相融合。有人别有用心地建议苻坚把西北氐族各部尽迁入京城,而将关中各族大户驱逐到边地,王猛劝苻坚将其人处死,因为这是要削弱国家的行为!边将贾雍所部攻掠匈奴,立被罢官。于是,匈奴、鲜卑、乌桓、羌、羯诸族纷纷归服,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四方种人,皆奇貌异色”。

王猛的这个做法,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起到了巨大了作用。

历史上的人物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王猛的这些改制,可以归结为立功,而且是立大功。什么叫改变历史的人物?像王猛这样,创立新制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样的人,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

隋唐的科举制度,就是在王猛的荐举制度上改进。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才使得民间大量的人才得到了施展的机会。

王猛,我们学习的历史,应当给他最高的历史地位,因为,他是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人。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小学历史书,别说王猛,连晋朝的历史都没记载多少,所以,这是对晋朝历史的一种不公平。

王猛的执政,让前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

苻坚从容地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过一辈子了!”

王猛很谦虚,说:“没想到陛下对臣评价如此之高,臣哪里配得上比拟古人!”

苻坚说:“据我看来,姜太公岂能比您强啊!”他还经常嘱咐太子等皇家子弟说:“你们敬事王公,要像侍奉我一样!”

王猛虽然得到了苻坚的重用,但是,他不敢放松,因为,前秦虽兴盛,但四周是强敌,稍微不慎,就有可能亡国!

前秦的北部有鲜卑拓跋氏代政权,西有盘踞今甘肃地区的汉人张氏前凉政权预计氐族杨氏仇池政权,还有吐谷浑政权;东有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南有以建康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

这样强敌林立,王猛和苻坚都想着混一六合,一统天下。不过,王猛比苻坚清醒多了,知道在混一六合之前,必须解决了身边的强敌!

他给出的策略是:稳定西北,使无后顾之忧;争锋东南,以图大业。

也就是说先击败拓跋氏和前凉、仇池,然后灭燕国!

而等到消灭了燕国,再挥师南下,灭了晋国,从而天下一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