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415章 415 石重贵的失败
设置

第415章 415 石重贵的失败(1 / 2)


如果按照血缘关系的话,皇位是轮不到石重贵的,因为石敬瑭虽然生了六个儿子,夭折了五个,还有一个幼子石重睿在。

石重贵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的情况下,能继承大统,其间不乏有宫中密谋。

石敬瑭在病中托孤与宰臣冯道,要冯道辅立石重睿。哪里知道,他死后,冯道与当时掌握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却拥立有兵权的石重贵为帝。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很有可能石敬瑭意识到自己幼子的年幼以及多为夭折的缘故,所以,立了石重贵为帝。

石重贵即位后,才知道他面临的形势非常危急。

一方面,辽国凭扶立石敬瑭之功,挟制中原,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南面有割据称王的吴越、后蜀存在;第三方面,藩镇不服,随时可能推翻自己的统治。再加上连年的旱、蝗、涝、饥,饿殍遍野,民怨沸腾。

总之,后晋的政权,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石重贵即位后,摆在眼前第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向辽主耶律德光报告。

景延广傲气十足,力主向辽国称臣不称孙,结果给伺机南下的辽国提供了机会。

青州节度使杨光远一看辽国进攻,知道反后晋的机会出来了,当下连合辽国,共同进攻后晋。

开运元年,公元944年正月,辽国前锋赵延寿、赵延昭率领五万骑入寇,兵分数路,陷贝州、入雁门,长驱直入。

石重贵在众将的簇拥下,决定亲征。

他虽然亲征,却遣人致书辽国,请求修旧好。

辽国正志得意满,岂愿中途罢兵?

石重贵求和遭到拒绝,只好迎战。

在这一年与第二年的抗击辽国的战争中,尽管他指挥无能、用人不当、号令不灵,但赖中原军民的英勇战斗,辽国两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被挫败了。

辽国进攻失败,只得退兵。

石重贵凯旋还朝,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又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

他本来就是个声色犬马之徒,视国事为儿戏。如今在石敬瑭尸骨本寒,梓宫在殡的时候,就纳颇有美色的寡婶冯夫人为妃,并恬不知耻地问左右说"我今日作新婿何如"。

就是在他亲征的时候,都召左右"浅藩军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击节鸣鼓,更舞送歌,以为娱乐",他还给侍臣们抱怨说"此非音乐也"。

如今,凯旋归来,那就更要享受了!

宰臣冯道等投其所好,奏请举乐。

君臣如此,岂能不亡国!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对上面只知道巴结,不知道从大局出发,该劝告的劝告,该阻止的阻止,所以,古语说,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至于一片巴结声的,那真是失败在眼前!

开运二年,公元945年三月,后晋与辽国在阳城决战前夕,石重贵仍出外游猎。

他也不做战守准备,反而大建宫室,装饰后庭,广置器玩。他为了铺地毯,不惜用织工数百,费时一年。为了玩乐尽兴,他对优伶们赏赐无度。在国难当头,百姓饿毙于道的时刻,石重贵还如此的挥霍,其结果,真是可想而知!

在此之前,他还派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而这一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他还"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

如今,面对辽国的进攻,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部招讨使。他对此番出征,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在诏书中声称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