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467章 467 忠义杨门
设置

第467章 467 忠义杨门(1 / 2)


赵匡义听说杨业绝食而死后,十分痛心惋惜,下诏书说:“执干戈而保卫社稷,听军鼓而思念将帅。竭全力战死敌寇,树立气节超过同类,不给以追悼而推重,怎么能够表彰忠义英烈呢!已故的云州观察使杨业忠诚坚定如金石,浩气可激荡风云。所选拔的陇上英才,本是山西的望族。自从委任他军旅之事,他就一心思立战功,最先率领勇猛的军队,以作为效力边陲的力量,然而将领们毁坏了协约,援救的军队没有上前。杨业独自率领孤军,被困在沙漠;其猛烈之状,果然像暴风一样迅疾,将士作战,只有死战,不想生还。探求古代的人,怎能做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们应大举善典,借以表彰后世的忠心,魂魄若有灵,会明白我的含意。可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赏赐他家里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大将军潘美降官三级,监军王侁解除官籍,隶金州;刘文裕解除官籍,隶登州。”

赵匡义的这个做法,可算稍慰忠魂!王侁,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后人把潘美编成潘世美,成为千古咒骂的奸臣。

杨业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忠烈勇猛,有才智和谋略。

他带兵训练攻击作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代北极其寒冷,人们大多习惯用毡防寒,杨业只是用胳膊夹住棉絮,坐在露天处理军事,身旁又不生火,侍候的人几乎冻僵倒下,而杨业却心情畅快没有怕冷的样子。他处理政事简练,对部下有情义,所以士卒心甘情愿为他所用。在朔州兵败时,他的部下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各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同我一起死没有益处,可以逃走,回去报效天子。”

将士都感动得哭着不肯离去。

淄州刺史王贵杀敌数十人,箭用完了终于战死。其余的人也都战死,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

杨业尽忠报国而死,听闻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杨业为国尽忠后,《杨家将演义》里大量写了杨业的儿子杨宗保,以及他和穆桂英的故事。实际上,杨业没有叫杨宗保的儿子,更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全是编造的。

杨业有个出名的儿子,叫做杨延昭。

他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

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所以,他每次出征,一定让杨延昭跟随军中。

太平兴国年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

杨业领兵进攻应、朔时,杨延昭担任这支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

朝廷派他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

咸平二年,公元999冬,契丹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

由于城小而无准备,契丹攻城又很急,合围攻城数天。

契丹国主之母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兵人人自危很害怕,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

这时,正好天气十分寒冷,当下取水泼洒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

契丹兵于是瓦解退去,宋兵缴获敌人丢下的兵器很多。

杨延昭以战功升任莫州刺史。

这时,宋真宗驻军大名,傅潜握重兵停留在中山。

杨延昭与杨嗣、石普多次请求增加兵力去作战,傅潜都不答应。

等到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前往皇上的行营处,他都能回答皇上询问的边疆要务。

宋真宗十分高兴,指着他对诸王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杨延昭统率军队保护边塞,有他父亲的遗风,很值得嘉奖呵。”当下丰厚地赏赐他,仍令他还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