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626章 626 正直的刘伯温
设置

第626章 626 正直的刘伯温(1 / 2)


和李善长一样神奇的是刘伯温,但也和他一样悲惨的下场。

刘基的曾祖父刘濠,做过一件非常积德的事。

他在宋朝为官,任翰林掌书。宋亡之后,县城男子林融倡导义旅,事情很快败露。

元朝派使臣将其同伙列成名册,许多人被株连。

使臣中途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灌醉,然后放火烧了他的宿舍,名册全被烧毁,使臣毫无办法,只得更改名册,被株连者都得以幸免。

我们通过这件事,可以得知刘家有德之外,还可以得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刘伯温的出身并不差。

他自小就天资聪明,爱好学习,聪慧过人。

他的父亲启蒙他识字后,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

这简直太神奇啊!

不过,我相信这是事实,因为我见过这样快阅读的人,他们看一页纸,往往一目十行,瞬间看完。

这样的人,注定不平凡,因为,有这样的阅读速度,说明他会看完很多的书。

而看完很多的书,这也注定了他会有成就。

刘伯温十二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读书。

他从师习春秋经。

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

刘伯温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伯温都能过目而识其要。

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他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

原来这山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

他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

刘伯温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