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706章 706 高拱的专权
设置

第706章 706 高拱的专权(1 / 2)


高拱继续治理着大明王朝。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三月,明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他各部首领也分别封为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有差。

八月,明廷又准与俺答互市。

这时陕西三边总督以该边不同宣、大,不欲通贡互市。

高拱立即拟旨切责,他很清楚,不互市的话,蒙古会因为生活物质的不足而再次进攻明朝,战端会再起!所以,他坚决互市!

在高工的坚持下,不久,陕西三边也开贡市。

几个月之间,边陲晏然,没有一个蒙古人侵扰,边境百姓丢掉戈矛而拿起锄头耕作,关城熄灭烽火,就此可以安枕。

自此,明朝基本结束了与蒙古鞑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在满朝争议的情况下,朱载坖能如此迅速、圆满地解决这一先朝遗患,与高拱等的着力赞襄是分不开的。

在议贡过程中,主通贡互市的总督王崇古曾以人言求去,高拱知后,一面在朝廷力称崇古议,一面抱病修书崇古:“惟公安心畅意,始终此事,不必更怀忧虑”,使崇古受到极大鼓励和宽慰。方逢时因封贡事曾面会俺答下人,遭人弹劾,说他“辄通寇使,屏人语,导之东行,嫁祸邻镇”。

高拱力斥其谬,“抚臣临机设策,何可泄也”,保护了方逢时,使他免受贬谪。

朱载坖以其“殚忠远谋,劳绩可嘉”,进高拱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改建极殿大学士。

俺答封贡事既成,高拱不是那种没有远虑的人,他居安思危,担心边方兵将因无事而疏怠偷安,再坏边备。

他一向主张“不恃人之不吾犯,恃我不可犯;不恃人之不吾欺,恃我不可欺”,强调自强,于是,他再上疏,“请每岁特遣才望大臣四出阅视,以今视昔,钱谷赢几何,兵马增几何,器械整几何,其他屯田盐法以及诸事拓广几何”,明白开报,若比往昔有所增益,则与过去战时擒斩同功论赏;如果只保持以往水平,则罪如失机论处。”

朱载坖赞赏这些意见并采纳,兵部遂一一制定具体措施行之。

此后的几十年中,西北边境始终安定,无大扰。

这是高拱的一大政绩,也是他获得皇帝绝对信任的原因之一。

高拱虽然励精图治,不数年内,政绩卓然,但他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所以,他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这是他的另一面。

正是这一面,造成了他与同僚的仇隙不合,以致招来物议,酿成了以后被逐的悲剧。

在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七月,曾也是裕府旧僚的大学士陈以勤,因与高拱有小嫌,又见高拱在内阁不可一世,恐终不为所容,便激流勇退,引疾罢去。

不久,掌都察院大学士赵贞吉因高拱挟私憾考科道,上疏请止。高拱不悦,与之相倾,嗾使门生、给事中韩楫弹劾赵贞吉庸横。

赵贞吉也抗章劾高拱。

朱载坖对高拱的信任,并不在于其他大臣对高拱的弹劾,他令赵贞吉致仕,也就是退休了。

赵贞吉曾因高拱以内阁掌吏部,权如真宰相,请李春芳谋与掌都察院,以遏高拱全力,李春芳答应了。

如今,赵贞吉离开后,李春芳心中不安,他又曾因徐阶事与高有隙,所以,在朝廷里呆不住了,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五月乞休归田。

就这样,高拱挤走了李春芳,成功接任首揆,成为内阁首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