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609章:太上皇遗言,橛子军立功
设置

第2609章:太上皇遗言,橛子军立功(2 / 2)


大内总管曹正淳手持嬴昊的圣旨抵达前线之后当即进入李靖大帐准备宣读圣旨而这封圣旨也将决定秦军到底打不打。

“臣李靖恭听圣言。”

以李靖为首的雍凉诸将纷纷跪迎圣旨但心中却都极为忐忑担心这是让他们罢兵休战的圣旨可当听完之后却纷纷泪目高呼:“太上皇圣明陛下圣明。”

原来嬴温死之前也考虑到他的死可能会影响到前线战况所以特意留下了遗言:

1死后葬礼一切从简不准大肆操办。

2下葬后不要任何陪陪葬品。

3前线战事一切照旧不可因他而罢兵休战。

4……

嬴温虽给嬴昊填过不少麻烦但他心里确实都是为了国家和儿子好所以不希望自己死后还给大秦和儿子添乱。

而嬴温的这些遗言一出大秦的老臣们尤其是晋系老臣纷纷哭得捶足顿胸全都被太上皇的无私所感动。

对于嬴温最后的遗言嬴昊自然是必须要遵从的一切都按嬴温的遗言来办并将27日国丧给改成了7日作乐、屠宰、嫁娶的时间也进行了大幅度缩减。

本来朝中文官都准备叫停阳平关战事了毕竟国丧期间禁止动兵是惯例。

况且李靖打阳平关一个月伤亡了近两万大军也没打下也不像是能打下来的样子。

现在罢兵休战也是及时止损省得那帮雍凉武夫头铁不在阳平关下撞了头破血流誓不罢休。

可嬴温不希望因他的死而影响到前线战事自然也就没人在提罢兵休战一事。

嬴昊也不想浪费这么好的机会见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于是就让曹正淳为钦差去前线让李靖安心并且继续负责攻打汉中战事。

曹正淳宣读完圣旨后雍凉诸将集体感动之余心中更多的还是压力。

太上皇临死前都还记着他们而皇帝陛下也同样对他们信任有加整个大秦给予了他们最大的支持若是这样都还攻不下阳平关的话那他们真的要集体应就辞职了。

龙且、吴起、王翦等人的目光都想上方的李靖看去毕竟他才是雍凉秦军的主心骨。

李靖也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从容镇定的从曹正淳手中接过圣旨后沉声到:“劳烦公公为本督带句话就说谢陛下信任李靖愿代表雍凉军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内必破阳平关否则请斩吾头雍凉军集体连降三级。”

曹正淳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随后掐着兰花指笑道:“大都督既然有此决心和信心那老奴就在洛阳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曹正淳走后众将就全都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问个不听毕竟李靖立军令状就算了还把他们所有人都给拉上了。

如今话都已经放出去了万一最终没有做到的话那他们可就都要跟着李靖一起倒霉了。

李靖被众人吵的心烦怒道:“都给本督闭嘴。”

一瞬间现场鸦雀无声。

“攻不破阳平关的话本督会脑袋落地而你们也都不会好过想要不被连降三级就都给本督攻下阳平关。”

听到李靖此言中奖也都很无奈这下必须要拿出吃奶的劲来拼。

李靖立下军令状并且还拉上雍凉军所有人既是在断自己的后路也是在断雍凉军所用人的后路毕竟没到绝境之前总会有人心存幻想。

另外李靖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他为了攻破阳平关所做出的布置虽有用但蜀军一方也一直都在更正调整李靖若是没有其他后手的话很可能真的被蜀军挡住所以才会用军令状来逼一下集体秦军。

有了这个军令状在这下雍凉军上下除了攻破阳平关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军令状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秦军第三日的攻城比前两日还要猛烈二三成真压的蜀军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不过依靠地势以及防御优势蜀军还是顽强的撑过了秦军的一轮又一轮攻势。

就在李靖继续死磕阳平关的同时土行孙正率领着他的三千橛子军正在上庸某处卖力的挖掘着地下隧道。

挖地道是早在开战之初就被李靖定下的后手之一而这也是橛子军的首战。

李靖之所以让土行孙去上庸挖地道而不是在阳平关外挖主要是因为阳平关是山地地形群山环绕地底下到处都是石头想要挖穿的难度太大。

另外阳平关这边蜀军的人数太多能人辈出想在他们眼皮底下挖地道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而且蜀军也早就防着秦军挖地道在阳平关内布置了墨家改良的地测装置

一旦秦军挖地道挖到关下的话机器立马就会检测到。

反观上庸那边就不一样了军队数量和能人都远不如阳平关而地形虽也同样难挖但挖之前找好路线的话肯定要比阳平关那边快得多。

至于地测装置西城这边虽然也有但西城地形没有阳平关这么险所以只要不挖到西城地下就不会被检测到。

就这样李靖在前线喜迎蜀军注意力而土行孙则带着三千橛子军在上庸与西城交界的某个节点开启了挖掘。

若是直线距离的话只需挖二十公里就能完工可为了避开蜀军的探查也为了不打草惊蛇土行孙挖了一条长达五十里的隧道这才硬生生的挖穿了蜀军的西城防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