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晚唐浮生
  4. 第九十七章 边塞体系
设置

第九十七章 边塞体系(2 / 2)


“此事还得都头参详。”谢童笑道。

谢童是知道一些事的。阴山五部之中契必部已经迁到柔州不过听闻他们要向北挪一挪把柔州集宁县让出来。

兴和县设立后柔州便下辖两县以后会和中原正州一样派流官治理。

临行前谢童与夏王深谈了一番。夏王提出了农耕、游牧分界线之事认为大体上以阴山为界但阴山附近也必须有缓冲阴山北麓的条件如果适合某些区域也可划入正州之内由朝廷直接管辖。

柔州其实有相当部分适合农耕比如集宁县就可以。汉魏、北朝以来历代中原王朝都大力经营柔、参二州后魏年间更是军事重镇中原北疆。

参州已设善无、旋鸿、沃阳、参合四县柔州今有两县今后会迁移部分中原百姓至此以旱作农业和放牧为主且牧且耕作为中原的北部屏障之一。

诚然在这些地方投入资源搞建设很可能收不回本。但凡事不能算经济账也得算政治账、军事账。

后魏强大之时草原部族尽皆顺服。但后魏高层很清醒地认识到草原也许不会永远顺服因此在形势变得紧张之后在阴山一带设六镇防御。新朝建立之后北边防务不可能全部依赖降契必部、哥舒部、藏才部、庄浪部之类的游牧部落这笔钱是省不了的也断断不能省定然要驻军这就需要当地有一定的基础了。

另外谢童敏锐地意识到夏王并不完全信任这些草原部族。

人是会变的他活着时没人敢反死了后呢?况且就算这些部落不反且与中原关系密切头头脑脑的都有钱拿有官做没有造反的动机但这样其实也很危险。

这样文恬武嬉、腐化堕落的部落真的能承担起抵御野蛮人的重任吗?如果西边、北边有比他们更野蛮、更残忍、更嗜血的部落杀过来这些过惯了好日子的依附中原的部落能抵挡得住吗?够呛。

“其实各部都打得不怎么样但藏才王氏还算卖力不如就让他们移镇吧。”杨悦建议道。

木剌山的藏才党项所居之地确实有点局促也正因为想“移镇”所以比较卖力。杨悦觉得该赏还是得赏给王氏换个地方。

“我知矣。”谢童点头道。

如果真是王氏移镇那么他们将去三泉之地(昭苏乃木)放牧与御夷镇的奚王去诸所部、炭山的仙游宫部属连成一线。

三泉靠近契丹人或者说本来就是暗中投向契丹的部落的游牧地王氏过去之后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了等于是顶在一线日子没那么好过的。

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三泉也是个容易扩张的地方王氏如果经营得法那么可比去诸、仙游宫要有前途。

当然这都是眼下的情形。未来会不会继续移镇还很难说。看夏王着力经营阴山防线的意思去诸、仙游宫都有移镇的可能。

“还有一事……”谢童又提起了话头。

“说吧。”杨悦看了他一眼道。

“诸州新设城池亦有所完备还需有镇兵。”谢童说道。

“哦?”杨悦一惊问道:“难不成要尽复后魏六镇?”

“非也。不过也差不多。”谢童说道:“大同军在国朝可不就是边军么?天宝十节度也都是边军。边塞之地还是得有兵戍守。”

杨悦反应了过来又嗤笑一声问道:“可是洛阳那帮桀骜武夫不愿戍边?”

“非也。”谢童又道:“夏王治下早年诸军便轮番戍守河陇没有禁军不能戍边的说法。”

谢童一不小心把“禁军”二字都说了出来。但杨悦恍若未闻已思考起了夏军的军制是否会有大变动。

曾几何时夏王可是把所有部队都牢牢把在手里的派到各处的部队都是短暂戍守最多两年便回去确保他们不成为坐地户产生地方割据的苗头这会怎么又想开了?

是他的威望很高在他这一代不会出什么大事可以后呢?若新朝稳定传个几代人或无事若不能稳定传承下去呢?

杨悦仿佛看到了边塞将门世家的崛起不过这对他而言不是坏事对所有武人都不是坏事没必要多说。

“殿下之意在于抽调部分降兵整编然后常驻塞上。”谢童说道:“连同家人一并迁来。”

“可别乱来!”杨悦先是一愣然后说道:“中原那些鸟兵就没几个愿意来塞上的可别逼反了人家?”

谢童仿佛早料到了杨悦的这番话突然问道:“新泉军的家人都在灵夏吧?”

杨悦不语。

倒不是他贪恋什么实在是舍不得继续领兵作战的机会。

谢童这话一出他便猜到了夏王的用意打算以新泉军为骨干拆散后补入愿意来北边的中原降兵就地组建边塞镇兵。新泉军的家人在灵夏让他们东迁只要善加抚慰还是有可能办到的至少比让人从中原搬家到阴山更容易。

只是这样一来他还能继续待在北边么?如果夏王心胸宽广比较信任他那么还有可能如果不信任他怕是就要收拾行李去洛阳了。

“唉!急什么急?李克用还未平灭急个鸟啊!”老杨霍然起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