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大夏文圣
  4. 第二百二十三章:心学显世,大世降临,为后世人,开辟辉煌圣路【求月票】
设置

第二百二十三章:心学显世,大世降临,为后世人,开辟辉煌圣路【求月票】(2 / 2)


“这十二仙丹当中有两种仙丹最为恐怖一来是破境仙丹八境之下皆可破境。”

“还有一种是六境仙丹吞服一枚六境仙丹可直达第六境巅峰虽然付出的代价便是永生永世无法继续突破可举世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抵达七境?更何况是传说中的八境?”

“若能炼制出一千枚六境仙丹掌教您想一想龙虎道宗一千位六境强者这天下谁挡得住龙虎道宗前行的脚步?”

“各大王朝百万雄师也比不过一千位六境强者吧?”

太上长老开口显得格外激动言语之间更是充满着激动与期盼。

听完这话龙虎掌教张真人确确实实呼吸急促了。

他仿佛看到了龙虎道宗美好的未来。

只不过深吸一口气后龙虎掌教不由出声道。

“看似还差最后一道枷锁可这道枷锁最为困难太玄仙宗阴阳仙宗还有万星古宗只怕都会与我等争抢。”

“尤其是还有一个顾锦年他拥有两件仙物这次大世之争对他而言机会更大一点上清道人说的没错必须要针对大夏王朝让顾锦年腾不出手来争这些东西。”

“只要抢先一步一切就成了定局一步错步步错。”

龙虎掌教开口此时此刻他总算明白上清道人为何要将顾锦年视为头号大敌了。

因为仙器。

只要仙器得到神金的加入就可以解开最终枷锁所以这个大世之争争的就是资源。

而顾锦年的确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

东荒之边。

一面圣镜也悬浮于天穹之上阴阳仙宗如同巨大的宫殿一般而今整个阴阳仙宗弥漫恐怖的灵气如太玄仙宗亦或者龙虎道宗一般这里的灵气得到了十倍提升。

而这面圣镜更是贯穿天地镜中光芒冲破天穹群星震颤加持宇宙之力。

“阴阳仙宗弟子听令。”

“天命已显乃我仙门之福阴阳仙宗广收门徒拯救天下苍生为天地寻得生路。”

阴阳仙宗掌教开口。

他更加直接广收天下门徒直接开启大世之争。

同样万星古宗也在这一时刻告知天下人广收门徒。

太玄仙宗龙虎道宗阴阳仙宗万星古宗这四大仙门拥有四件仙器得到的好处自然最多。

天地灵脉已经受到了天命加持几乎都化作了龙脉以至于整个神洲大陆灵气四起无数荒漠之地受到灵气加持之下化作绿洲。

只不过这四大仙宗灵气得到了十倍增幅而其他仙门也只有三四倍的灵气增幅远不如他们。

清微圣地。

清微掌教注视着东荒之地。

“天地大变仙门得到加持可对我等仙门来说极其不利。”

“四大仙门掌握四大仙器未来的大世之争他们占据先机。”

“而且天地灵气将会日益增长可永远是这四大仙门会得到最大的好处静儿你立刻回大夏京都找你堂兄顾锦年一趟。”

“告知他清微圣地愿意全力支持顾锦年只求大世之争时顾锦年愿意庇护我清微圣地往后清微圣地将竭尽全力配合大夏王朝。”

清微圣地掌门开口。

她明白未来大变有多恐怖也知道这四大仙门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的存在如果在这个时候她不选择好来的话未来下场将会极惨。

“好。”

“请师父放心徒儿一定会告知锦年堂兄。”

顾静点了点头直接同意。

玲珑仙宫。

望着这璀璨的天命降世玲珑宫主不由叹了口气。

“提早了两年时间当真是运气不好啊。”

“瑶池。”

“联系顾锦年告知他未来大世之争玲珑仙宫将会全力支持于他也希望顾锦年能在未来庇护我玲珑仙宫。”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你嫁给锦年哎只可惜啊你扯不下脸皮来。”

玲珑宫主开口也选择了与清微圣地一般的选择。

不过这合情合理四大仙门一个个都是老狐狸而且一个个野心勃勃说句难听点的话即便她选择投靠四大仙门只怕这四大仙门也是把她们玲珑仙宫当做炮灰。

倒也不说根本就瞧不上而是会被利用的干干净净最后一脚踹开甚至沦为他们的玩物。

可顾锦年不一样儒道即将的圣人品德摆在那里与他合作必然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

天命古星再次爆发坠下三百六十五道光芒变得格外粗大。

东荒境南蛮境西漠境极北境各获得十二道天命之力。

太玄仙宗龙虎道宗阴阳仙宗万星古宗各获一道天命之力。

然而整个中洲王朝竟坠落恐怖的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

这太夸张了惹来无数人惊愕目光当中充满着不可思议。

毕竟东荒四境之地也才不过各自获得十二道天命之力。

中洲王朝竟然获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这的确令人震撼啊。

大夏王朝太子李高看着这一切眼神当中充满着复杂。

“虽大夏王朝不如中洲王朝可整个东荒也才不过十二道天命之力中洲王朝竟有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加持?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中洲王朝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而永盛大帝此时此刻正在打铁当中还没有出来并不知晓这外面的事情。

至于扶罗王朝双帝以及匈奴王倒还好说他们只是震撼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毕竟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中洲王朝获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大金帝王却不由皱紧眉头。

天命。

这二字代表着一切任你实力再强手段通天在天命面前让你生你才能生让你死你才能死。

东荒境只分得十二道天命中洲王朝得如此之多的天命如何不让他难受?

“大金王朝为何不得天命啊。”

“即便大金王朝不行加上大夏王朝难道还不如中洲王朝十分之一?”

大金帝王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不甘。

主要是这两者之间相差太离谱了。

一个十二道。

一个一百零八道快十倍了。

然而还有一百零八道坠向东海之处以至于东海沸腾掀起万丈惊涛骇浪。

“东海为何拥有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

这一刻有人惊呼觉得不可思议。

中洲王朝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他们能够接受至少中洲王朝的确无敌。

可东海也得到了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这就耐人寻味啊。

“海洋孕育无穷生命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也合情合理。”

“毕竟海洋当中埋葬太多古老往后可能会诞生无穷奇珍异宝吧?”

不过有人立刻给予解释认为海洋蕴含着无穷生灵再加上埋葬诸多古老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并非有什么大问题。

毕竟一个中洲王朝都得到了一百零八道天命海洋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还真不算什么。

随着这样的解释出现的确打消了许多人的猜疑。

而此时。

四大境地获四十八道天命之力中洲王朝获一百零八道天命海洋深处也得一百零八道天命。

还剩下一百零一道天命之力。

这一百零一道天命之力中有两道加持在顾锦年身上。

剩下九十九道。

没入大地之中不知去了何处。

无人可以追踪。

中洲王朝。

四海归一殿外。

中洲大帝气吞山河望着这降临的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内心之中充满着激情。

“天命所归此乃天命所归。”

中洲大帝出声他显得无比霸气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中洲大地对他而言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同样也证明一点就连上苍都认可中洲王朝认可他的统治。

这是天命所归。

只是中洲王朝内。

摘星台上。

鬼谷道人望向这一百零八道天命平静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意。

“还差最后一步。”

“我将完成先祖意愿。”

他开口喃喃自语道。

青丘山脉。

清浅圣女望着坠向稷下学宫方向的天命之力不由满脸喜悦。

她立在宫殿之外不由出声道。

“族长。”

“锦年一人便独占两道天命之力四大仙门也不过各自得一道。”

“我说了他就是未来天命之人。”

“眼下四大仙门得到天命仙器蜕变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暴露野心不如我现在去找锦年让他庇护我青丘一族。”

“如此一来未来大世之争我青丘一脉将可占据上风。”

清浅圣女开口显得格外期待想要去找顾锦年。

然而宫殿内。

一名老妪杵着拐杖一步一步走来直至清浅圣女身后道。

“大世之争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

“顾锦年天赋的确不凡也拥有争夺天命的资格但大世之争远远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青丘有青丘的使命你的命运也早已经被注定了。”

“清浅很多事情族长不能告知你但过不了多久你将知道一切。”

“而且不要过多与顾锦年产生交集任何拥有资格参与天命之争的人你都不要与他们牵扯不然的话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青丘族长开口她缓缓出声道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

“为何?”

“这大世之争还藏着什么秘密吗?”

清浅圣女有些惊愕本以为天命降临青丘圣地应当去寻求庇护可没想到族长竟然这么说?

“藏着很大的秘密。”

“不过时机不成熟也无法跟你说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天命者还没有出现。”

“你所看见的天才不一定是天才。”

她出声道没有详细解答只不过说的话令人不由细思极恐。

真正的天命者还未出来?

难道有一批人藏着?

此时。

东荒境内。

稷下学宫。

两道恐怖的天命之力坠下落在顾锦年身上。

一道是因为顾锦年体内有两件仙器。

另外一道则是因为顾锦年今日之立言。

先天五方旗与玄黄钟自顾锦年体内飞出悬浮于天穹之上。

两件仙器暴涨万倍体积绽放出无量光芒弥漫出恐怖的气息这气息压制整个东荒王朝。

一件仙器本身就恐怖无比两件仙器夹杂在一起的气息自然更加恐怖令人震撼不已。

天命加持于内两件仙器解开枷锁拥有超越七境的威力。

不过所有的仙器不管是顾锦年的仙器还是其他仙门的仙器都只是解开了枷锁想要真正催动仙器的威力至少要抵达第七境。

或者不计成本的投入灵晶不然想要催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换句话来说这仙器就如同核武器一般威慑性比实用性更强。

四大仙门都拥有一定的灵晶可以复苏仙器。

一但仙器复苏轻而易举可击沉万里山河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只不过用上了仙器一定是生死大战没有一个人会是赢家。

顾锦年掌握两件仙器只能说赢面更大一点可以同时与两大仙门一战除非四大仙门抱团在一起并且谁都不会背叛谁谁都不会算计谁。

不然的话但凡有一点不合那么顾锦年对他们的威胁是最大。

优先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但稷下学宫内。

所有人不在乎这仙器的威力而是顾锦年的无上新学。

演武台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

顾锦年盘腿坐下他对心学的理解还没有彻底明悟也正是因为这点顾锦年才不会拿出来。

来之前苏文景说过学术之争就是一场争论无论拿出什么学问别人都会抨击质疑。

所以顾锦年不拿出来的原因就是这个。

不是怕抨击而是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拿出来的意义是什么?被人抨击之后也解答不出来只是徒增笑话。

只是没想到这学术之争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儒学的原因。

第四代圣人开创儒学让后世读书人当官站在高位才能做大事。

这个理念是好可随着后世人利益驱动之下很多东西就变质了。

忘记了初心只想着成为官员或者成为有威望的人。

所以儒道产生了质变孔府就是最好的答桉孔府乃是圣人之后可为什么孔府后来会成为这个样子?

因为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孔府第一时间就是考虑利弊而不是心中正义。

今日之心学刚好可以重塑儒道一脉。

“敢问顾公。”

“何谓知行合一致良知?”

此时稷下学宫院长出声他恭敬无比站在演武台下朝着顾锦年一拜。

听到对方之声。

顾锦年不假思索。

“我辈读书人应当知心中善恶。”

“行君子之道。”

“合者化一。”

“致君子善之良知。”

顾锦年出声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

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可基本核心他还是明白真要拿出来说也不会太差。

只是顾锦年自己喜欢琢磨和纠结罢了。

听完这话众人纷纷有些不解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大道理无非就是让人向善罢了。

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

然而苏文景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顾锦年道。

“敢问顾公。”

“如何去知?”

苏文景提问这知行合一听起来是很简单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仿佛就是在说知道善恶后去做好的事情。

可对于苏文景这种人来说他们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所谓大道至简。

真正的道理本身就很简单复杂的是如何去理解又如何去施行。

换句话来说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最复杂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这才是学术的核心告知世人为什么。

虽然大部分世人不会去学可必须要有这个答桉否则的话一切就显得荒诞无比。

听着苏文景的提问。

顾锦年显得更加平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顾锦年的声音平静但当他说完这四字真言后。

刹那间惊雷滚滚噼开天地昏暗。

原本恐怖滔天的天地异象在这一刻瞬间变得宁静起来。

天地一片晴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稷下学宫内。

苏文景学宫院长诸多大儒纷纷细细品味着这四句话的意思。

然而。

孔庙当中。

冲天的光芒绽放。

圣人凋塑也在这一刻再度震颤迸裂出无穷光芒。

浩然的圣人气息再度降临神洲大陆。

这恐怖的光芒席卷天地。

稷下学宫内。

一朵朵金莲自地面上涌出。

一团团金云弥漫天穹之上。

瑞兽浮现金龙金凤腾飞麒麟献瑞映照祥瑞世界。

诸子百家的身影出现在稷下学宫上空这光芒映照神洲大陆。

孔圣的虚影浮现天穹之上立于东方。

不过这一次的孔圣虚影的确只是圣人虚影没有任何意志也没有任何意识。

是因为顾锦年的圣言所凝聚而出。

但很快。

第二道圣人虚影出现立于南方。

第三道圣人虚影出现立于北方。

第四道圣人虚影出现立于西方。

人们惊呼望着这恐怖的异象。

“四圣显世古今往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这当真是无上新学啊。”

“惊天地泣鬼神此等新学将为儒道第五学超越古今先贤。”

“顾锦年居然真的明悟无上新学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天命显世这次大世之争只怕顾锦年要超越一切成为天命者吧?”

“儒道第五位天命圣人估计就要诞生了吧。”

天地之间一些声音响起他们震撼于这样的天象。

太玄仙宗内。

上清道人再看到这样的天象神色愈发凝重之前的喜悦之前的兴奋也随之平静下来。

“顾锦年。”

“乃我仙门最大阻碍。”

“大世之争宁可仙门不占便宜也绝不能让他占到好处。”

此时此刻上清道人更加明白这点他知晓顾锦年的可怕立下不朽之言今日顾锦年只怕的确要成圣了。

而学宫当中。

让无数人惊愕的画面再度出现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顾锦年。

而是苏文景。

他周围圣光环绕光芒通天彻地似乎要成圣了一般。

而苏文景也在不断诵念着顾锦年这四句话他在理解用自己的半圣之道去理解这四句话的真谛。

不止是他。

还有不少人稷下学宫院长以及学宫内的一些大儒也在反反复复念着这四句真言。

包括一些前来围观的大儒他们本身就天赋异禀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大儒。

所以当顾锦年道出这四字真言他们的理解与普通才子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故而有不少人得到了提升有实质性的感悟。

演武台上。

顾锦年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变化而是继续阐述心学。

“今日立言。”

“乃为心学。”

“儒道一脉自人族兴盛之时便已诞生为思想之道。”

“孔圣之礼划分人与野兽人无礼如同兽礼道为一切之根本上敬父母下爱儿女。”

“亚圣之礼乃为国礼国家之礼化解战争平万世之太平。”

“复圣之礼乃为君礼克制暴君抑制昏君君王之礼苍生之福。”

“圣人之道为儒学之道以重职治国造福一方百姓。”

“然后世读书人会错圣意追求利益因官职之争不择手段因威望之争形成学阀诞生世家之祸形成诸般阶级。”

“今日心学之道便是为天下读书人塑其文心锻其文骨定其文意成其浩然。”

“君子应当明悟心学之道。”

“知晓善恶坚定前行。”

“即可先知而行不可行而后知。”

“今日吾顾锦年定下心学七重境界望后世读书人明悟其道人人如龙知行合一。”

顾锦年开口。

心学之道蕴含太多道理他只能讲述开篇一段将这个理念告知众人后面的东西随着自己的理解包括其他人的理解汇总成书再慢慢传授下去。

任何学术也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主流成为一种学问。

而不是自己今天提出来明天所有人都能学会。

他出声。

圣尺悬于头顶荡漾万道浩然正气圣光弥漫。

“其一为困境磨砺。”

“我辈读书人自当遇困境若遇困境应当视为磨砺不应当自暴自弃选择面对寻找先贤经文与其对应将自己的思想寻出一条善良之路方可成就自我。”

“其二为顺逆心境。”

“我辈读书人应当拥有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顺者乘风逆者沉淀以无理无物无事之心求见本心见证本性。”

“其三为立正心走正道。”

“心若不正路则不通正心之时一切阔然拨开云雾先贤的光芒照耀脚下一路前行无人可阻。”

“其四为立定根本。”

“明悟根本之处顺从天意寻求自然之道万物之道知晓一切之规律将明见于心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第五为心居高远。”

“放开思想我辈读书人应当注视未来不可拘于小节于一时之利从而忘却本我心若不高何谈君子?”

“第六率性真实。”

“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合一寻求真我抛开假我以真实之面对真实之世。”

“第七守干净心做干净事。”

“良知既易浮于六虚上下直柔未必为常而变则宜也。”

“此七境。”

“明悟知可通彻。”

“懂得行可抵达。”

“若知行合一选择良知人人皆可成圣亦人人如龙续儒道万世之辉煌。”

顾锦年出声。

他将心学七境告知而对于这七个境界顾锦年认为自己处于第六境至于第七境还是需要沉淀将一切放下明悟真我便可抵达。

随着传道至此。

刹那间。

头顶之上的圣尺陡然之间爆发无穷圣光笼罩天地。

“这是圣人之道。”

只是就在这一刻一道洪亮之声于稷下学宫响起。

是一位大儒。

他指向顾锦年说话都颤抖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如此天象自然是圣人之道不说圣人之道说是天命圣人之道我也相信啊。”

“这肯定是圣人之道啊其他不说光是如此恐怖的天象都能明白。”

“前辈这貌似不需要去说吧?”

一些声音响起不少年轻读书人微微皱眉。

这样的天象他们自然明白这是圣人之道。

这还需要说吗?

可后者疯狂摇着头甚至抓住一人的手臂半天半天说不出话来太激动了。

“不你们理解错了。”

“老夫的意思是说这心学开创了人人成圣之路啊。”

“这是可以让读书人皆可成圣的圣人之道。”

“若明悟此心学人人皆可成圣拥有圣人之力。”

“你们还不明白吗?”

老者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半天半天才将这话说出。

听到这话众人这回坐不住了。

“什么意思?这心学可以让人人成圣?”

“要不要这么夸张?人人成圣之道?”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圣道?”

“这不可能吧?”

“人人成圣这怎么可能?”

哗然之声响起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圣人之道’竟然是这种意思?

人人皆可成圣?

“老夫没有任何夸大。”

“这是真正的圣人之道直指圣意人人成圣不是夸大而是事实只要做到这七境以知行合一为辅抵达第七重境界便可成圣。”

大儒开口他说着说着呼吸都有些呼吸不过来他算是第一个明悟这心学的可怕。

看着对方如此激动大部分读书人既是震撼同样也怀疑毕竟之前的造势在先让他们实在是有好相信。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听不懂这心学需要长时间的理解。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昭宥先生说的没错。”

“这的确是圣人之道啊。”

很快有不同的大儒开口望着顾锦年眼神惊愕在昭宥大儒说完之后他就明悟了这心学的可怕。

“是圣人之道是圣人之道。”

“怪不得是无上新学原来这是圣人之道啊。”

很快又有大儒出面开口他们面色震撼没有半点作假的样子也异常激动呼吸都显得无比急促。

“可惜!”

“可惜!”

“可惜啊!”

“老夫今年一百三有五最多还有不到十年寿命可惜啊我若是晚三十年出生我将有一定可能成为圣人即便成不了圣也至少是个半圣。”

“有此等学问在却不给老夫留有机会我恨啊。”

很快有大儒看哭出声来看起来悲痛欲绝就好像错失了什么绝世宝物一般。

到了这个程度大部分读书人已经相信这心学极为恐怖了。

“这心学看起来端是恐怖可到底可怕在何处?敢问有那位前辈能为我等指出明路吗?”

有人出声他们相信这心学恐怖。

光是这异象就证明了一切可到底恐怖在何处他们实在是不理解啊。

听到这话稷下学宫的院长深深叹了口气。

他对学术极为了解实际上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心学的恐怖。

当下他也没有藏着直接出声道。

“顾公之心学。”

“并非是劝人向善这么简单的学问。”

“而是为后世人开创圣人之路。”

“故而才会引起如此恐怖的天象也称的上是无上新学。”

他先是出声赞叹心学也赞叹顾锦年所作所为。

而后他才为众人解释。

“孔圣为读书人开创礼学。”

“后续圣人设国礼君礼以及儒学。”

“但四位圣人之学都是遵循天地自然之道减少杀戮明悟真谛让世人明白儒学之道明悟圣人之意去遵循天地自然。”

“可四大儒学从未教过世人如何成圣并非是圣人藏私而是圣道难如登天再者他们也无法去阐述圣人之道的细节。”

“所以只能立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当为圣人标准。”

“然而顾公心学却直接指出圣人七境只需要明悟知行合一突破七境便可直指圣人大道。”

学宫院长开口。

但说完这话他看得出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故而摇了摇头继续开口。

“换句话来说孔圣等圣贤为生民立命阐述自然之道。”

“然而将读书人修行之道笼统列为三不朽。”

“我等读书人修行不同于武道仙道一般通过炼化天地灵气就可突破境界。”

“而是需要通过诸多办法既要明悟道理也要凝聚才气更要思想开拓才能突破境界。”

“甚至各位突破之时是不是有时候会疑惑自己为何能突破境界?又为何突破了境界?”

“顾公之心学就是列出晋升之路方才的圣人七境只要达到就一定可以成圣。”

“补全了古今往来所有圣人的观点整理合一再给予了解决方法。”

“顾公为我等以及后世读书人开拓了圣人之路。”

“再将办法告知我等。”

“知行合一致良知便是一切之核心。”

“所以明悟知行合一再一步一步去突破圣人七境那么人人都可成圣人人如龙。”

“各位明白了吗?”

学宫院长开口。

他已经说的很透彻了。

到了这一步若是还没听懂那也不需要听懂。

不过能受邀参加或者跟随前来参加稷下学宫的读书人又岂能是等闲之辈?

每一个都是各郡数一数二的才子。

当学宫院长将话说到这个份上。

他们已经彻底明白这心学的恐怖之处了。

相当于给天下读书人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甚至连怎么过关的方法都告知清楚。

“嘶。”

倒抽冷气的声音响起。

数万学子一个个呼吸急促他们之前还不理解这帮大儒为什么一个个这么激动。

现在彻底明白了。

这换做谁谁不激动啊?

开玩笑。

那个读书人不想成圣?

可成圣有多难?谁都知道。

但最主要的是都知道成圣难可没人知道成圣为什么难?

知道也没用毕竟没有方法解决。

现在顾锦年这个心学不但告诉大家成圣为什么难难在那里包括解决方案都给出来了。

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也就是说大家伙有生之年都可以成圣?

当然说是这样说。

可未来真正能成圣者数量不会有太多只能说比现在要多不至于动不动几百年出个圣人。

心学若是完全推广天下读书人皆然效彷学习往后百年内出两三个圣人不成问题。

但想要那种圣人满街走是不可能的。

毕竟办法虽然有可真正面临困境之时又有几个人能够安静下来?

去磨砺自己?

再者突破七大境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怎么知?

怎么行?

又该如何选择?

这一切都是问题但比之前要好太多太多了之前是朦胧一片的。

而今一切都清晰了。

未来将因人而异有了一个方向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做到。

也就在众人震撼兴奋之时。

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指向顾锦年所在的位置。

“你们看。”

“顾公要成圣了。”

有人开口指向顾锦年。

此时此刻。

演武台上。

一层层圣辉洒落在他周围。

化作一重重的光芒。

如同湖中涟漪。

重重荡漾而出。

光芒越来越炽烈。

涟漪也越来越大。

一重重波及万里之地。

顾锦年笼罩在圣辉之下。

显得格外不同。

而他的气息。

也在这一刻产生蜕变。

是的。

顾锦年要成圣了。

他向世人阐述了心学。

从而自己也有一些感悟。

再加上天命降临恐怖的天命之力让顾锦年彻底踏入圣道。

轰。

终于。

就在刹那间恐怖的光柱自顾锦年身上爆发而出。

圣人的气息。

也在这一刻瞬间弥漫东荒境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