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海上升明帝
  4. 第217章 良心不痛吗
设置

第217章 良心不痛吗(2 / 2)


如果按全饷算一个月都要两万七八千两银子一年要二十五六万两银子的军饷这还没算战马、挽马的粮草士兵的伙食以及军械衣甲这些置办和消耗。

这么一算严州所有的地银丁银拿来供军都还差一大截必须得要依靠厘金、工商关税甚至是军田官田的田租等来补充。

“殿下御营一镇一年的军饷就得二十多万两这十镇就得二百多万两然而还有军械粮草等开支大头比当初关宁军的饷还厚兵还多崇祯朝大明仍全有天下可集全国之力供养不起关宁军如今以半壁江山如何供养御营十镇京营二镇?还请殿下裁减御营兵马节省开支!”

何腾蛟又站出来了。

他还跟朱以海在那算关宁军的军饷开支呢

“去国万里参与远征故从天启到崇祯朝给辽东士兵的饷是内地两三倍因为辽东战事不断这厚饷一直就保留着。崇祯朝时关宁步兵每月是一两四钱银子加半石大米骑兵则是一两六钱银子加半石大米家丁甚至是一两八钱银每月。

这样一年算下来骑兵是一年十九两二钱银加六石大米家丁最少也是二十一两六钱银加六石大米哪怕步兵一年也有十六两八钱银加六石大米。

按当时朝廷折价大粮一石折银八钱实际上当时粮价高一石米能值一两多银子因此这六石米能折七八两银子。

所以哪怕最低的步兵一年也有二十四两银子左右骑兵有二十八两了家丁更是三十两。

而内陆养马一天得十束草加二三升的豆辽东战马冲杀粮草更高一天十五束草三升豆大体折算一年最少十二两银。

马从宣大或河西买起码十五两战损率还高每年要折银四两左右。

当然还有一个大头消耗就是招兵和抚恤招兵的安家银起码五两战死抚恤最低十五两。

打仗的话还得发行粮一个月大概一两。

还得发犒赏训练、衣装等都要花钱。

细算下来养一个关宁骑兵士兵粮饷二十多两战马消耗十几两一年下来起码四十来两。

如果一个关宁骑兵入伍三年战死朝廷里外里总共得消耗约二百两银子。

这就是养军耗费的恐怖之处。

常态下开支还好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你来我往的打个不停那真是钱如流水。

而朱以海的御营十镇包括京营二镇每镇要有五千战兵一千八辅兵军饷最低的辅兵都是一天一钱银子起一年就至少三十六两了比原来关宁骑兵甚至是比家丁还高。

何腾蛟从湖广来那里的兵甚至拿着一个月一两甚至一两都还欠饷普遍行粮都能拖欠。

而且这御营太过特殊居然不经兵部不经五军府甚至都不用御马监由监国亲自统领这让何腾蛟觉得胡乱来。

“何督师说关宁军供养军费高又说湖广内地粮饷低这些既是事实也不全是事实。时移事易不能只纵向对比还得横向对比啊。”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鞑虏南侵已夺去大明半壁江山是国家危亡之际这个时候必须打造一支能打敢冲且忠心耿耿的精锐王师来靠什么来打造?光讲忠孝仁义勇吗?”

“如果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妻儿子女都不能养他们如何安心打仗?”

“不要跟以前大明的军队比没什么可比性以前就是因为饷太低还欠饷所以卫所驰废了边军不能战了所以才国门失守中原涂炭。”

“要比跟我们的对手比鞑子拿什么粮饷什么抚恤?鞑子一个月虽然拿的跟关宁军差不多的粮赏但那只是基本的他们大头在赏赐还有抢掠他们的抚恤也格外的高。”

“一个护军战死抚恤二百两银子一个步甲都有一百五十两哪怕是包衣奴才上阵充甲兵战死都有百两这是一次性给的抚恤还不包括身后对遗孀遗孤们的津贴等。哪怕是绿营的马兵战死也有七十两步兵战死五十两。”

“而我们呢?”

“御营现在还算待遇好的但安家银只有五两阵亡抚恤也才十两而已。”

“鞑子给的抚恤标准你们知道是多少吗?是他们月饷的一百倍而我们呢?就算御营也仅相当于不到三个月的标准。”

朱以海越说越气连当老板的都知道要想销售卖命就得给提成光靠基本工资谁卖力?

何况现在是要让士兵打仗、拼命面对的还是极强大的敌人。

靠一个月一两银子?谁他娘的跟你拼命?

“士兵拿一二两银子月饷上阵打仗这不值得得意这是耻辱朝廷的耻辱大明的耻辱你我君臣的耻辱将士们拿命为朝廷打仗我们却只算计着如何给更少的钱?”

“不羞愧吗良心不痛吗?”

朱以海直接拍了桌子何腾蛟被顶在那里下不来台本来是想说御营兵太多军费太高还拿关宁军来做比较一年五百万军费也没起到什么用。

可朱以海却不跟他说这个直接质问起良心来。

何腾蛟怎么回答?

难道说当兵的就值一个月一两?

还是说当兵的就够饿着肚子欠着饷为国征战守边?

这话他根本不敢说只能脸一阵红一阵白的站那哑口无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