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征战无限历史
  4.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胆的想法
设置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胆的想法(1 / 2)


这次剧情世界的落点在燕山县男府的密室。赵高的身份虽然只是一个爵位较低的贵族但本身承袭的却滕国公的爵位一代一代递降到现在所以才是个县男但国公府基本上还保留着原先的一些规制这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所以不算逾制。

见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掌握资料最多的麦玲珑率先说道:“嘉靖二年正是倭寇最为猖獗的时候江浙福建两广等沿海都受到了袭扰更可恶的是这些倭寇盘踞在海岛之上想要肃清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赵高却苦笑了起来麦玲珑对于任务的把握有自己独到之处一眼就发现了这个任务中最难的一点。

团队任务和个人任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战力依旧重要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拿这次任务来说倭寇的首领个人实力不会超过历史d级可这茫茫多的海寇就算排着队让老家伙团队一个个砍杀过去那也得平地起飞横渡大洋才行啊。

况且沿海众多的民众本身就和倭寇是一家。

嘉靖年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乱”。在这一时期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中国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之一在于明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初东南沿海人口暴增但可以耕种的地却不会因此增加。从宋朝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

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也。”明朝海一纸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实际上的倭寇)。

有了倭寇为了避免麻烦明朝内阁大多选择加强海禁。严禁海外贸易一经发现就是全家杀头。然而海禁越严倭寇越多恶性循环下几乎连沿海的城镇都需要被放弃了。

在本乡本土倭寇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发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占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五峰(即倭寇某部首领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到后来倭寇已经分流成江寇、虔寇、广寇、漳寇、海寇、峒寇、畲寇、盐寇多少个分支此起彼伏。《筹海图编》在“叙寇源”部分即追踪倭寇来源时说:“今之海寇动辄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之无赖孑人而附之耳。大略福建漳郡居其大半而宁绍往往亦有之夫岂尽倭也。”史籍《嘉靖东南平倭通录》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又如《吾学编》载:“大抵贼中皆华人倭奴其十之一二。”

参与剿倭的将领王忬也向皇帝报告:据他调查“倭寇”头领约有百余人其中“雄狡著名”者都是本国之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宁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另一剿倭名将胡宗宪根据实际调查编写了一本《筹海图编》其中列出十四股势力最大的“倭寇”其头目同样全部是中国人。也就是说在所谓的“倭寇”内部中国人不但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也同时牢牢把握着领导权。

难怪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说:“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督抚将帅所有人都是倭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