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
  4. 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难测
设置

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难测(2 / 2)


吾李承乾不过是仰仗父皇嫡长子之身份得以正位储君中人之姿、平平无奇若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守成之君就算是不错了你们居然将我方方面面去对标父皇?

关键不仅大臣、帝师们这么想就连李二陛下也这么想谁不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每一个父亲终归都是望子成龙的。

但李承乾委屈啊不是孤不想是孤真的做不到……

历史上李承乾成年之后性格乖张、行事恣意、逆反心太重未必没有头顶上李二陛下这座大山给予的巨大压力使其心理产生了扭曲、畸变。

如今李二陛下骤然离世固然面前道路艰难险阻动辄有倾覆之祸但头顶上这座大山一朝搬空那种由心底发出的敞亮、畅快自然如泉涌一般奔流释放不可遏止。

设身处地怕是任谁都会生出这种轻松感……

这不是什么坏事但房俊必须提醒他要保持紧张感晋王逃遁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一场大战东宫这边并无必胜之条件更何况晋王一定还有藏匿的计策隐而未发到时候释放出来局势凶险莫测。

房俊道:“晋王起兵已然不可避免请殿下敕令卫国公统御东宫六率递进金光门随时入城护卫皇宫微臣前去玄武门见见江夏郡王必使其忠于殿下、护卫国祚。”

玄武门当真是帝国咽喉之所在大唐每一任皇帝都务必将此紧扼于手中否则便是政变之源头。

之前张士贵已经于关陇兵变之时投靠东宫却被李二陛下贬谪将宗室名将李道宗安排于此如此紧要之地未能掌控于手。原本李二陛下驾崩之后可以徐徐图之但晋王逃遁接下来便是“讨逆”大军兵临城下哪里还有时间?

李道宗虽然素来与东宫亲近但如今宗室之内潜流涌动、人心惶惶局势瞬息万变没有谁是真正靠得住。

李承乾显然明白这一点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孤与你同去。”

距离天亮还有一段事件“大殓”仪式正在筹备必须在此之前将一些事情安排妥当仪式之上、臣子面前将祭奠先帝的祭文诵读完毕完成登基之前的最后一道程序。

如此可将名份占住即便晋王起兵也不过是以臣讨君、大逆不道之所为……

……

数十禁卫簇拥之下李承乾与房俊冒雨抵达玄武门下接到消息的李道宗赶紧出迎想要入城下营房之内叙谈李承乾却提议去城楼上看一看。

李道宗不能违逆只得恭迎李承乾沿着城门一侧的马道直上城墙李承乾站在女墙上手扶着箭垛向北观望黑漆漆的夜幕之中雨水纷纷宽大厚重的瓮城如同巨大的兽口再远处护城河默默流淌左右屯卫的大营分居两侧此刻灯火辉煌、人影幢幢。

很显然太极宫内没有秘密晋王失踪的消息很可能已经传出城外导致人心惶惶、局势不稳……

城楼之内燃着蜡烛灯火通明。

李承乾率先入内、居北而坐目光钉在李道宗脸上缓缓道:“父皇驾崩举国同悲然则吾等奉于皇命自当肩负匡扶社稷、护卫江山之责。郡王乃父皇生前器重之肱骨否则不能扼守玄武门重地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必然有诸多乱臣贼子心生妄想做下不臣之事还望郡王辅佐孤抵顶乾坤、抚平乱局不负父皇之重托。”

这个时候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即可也算是一种胁迫毕竟当着我的面总不能好意思说出反对我的话语吧?

况且我亲自前来既显示了对你的看重也预示着往后对你的重用。

李道宗本就与太子亲近以往多向着东宫此刻陛下驾崩、未曾废黜的情况下太子依然是国之储君自然是臣子效忠之对象。

所以面上坦然毫不犹豫:“殿下放心先帝命臣镇守玄武门便是将大唐国祚交予臣之手中粉身碎骨亦不敢稍有懈怠。只要臣尚存一口气在这玄武门便固若金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