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
  4.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平衡之道
设置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平衡之道(2 / 2)


“众正盈朝”其实不是什么好事臣子们私底下统一口径连皇帝都给架空了皇帝敢反对就是“昏君”因为臣子都是“正人君子”你反对“正人君子”的意见岂不就是“昏聩无道”?

好人也会办错事何况哪儿来的那么多好人?身在官场有几个是为了解万民于倒悬、救黎庶于水火?即便初入官场之时的确有这样的理想但在这样一个利益至上的大染缸里没几年也黑了心肠。

越是标榜自己清正的人往往越是满肚子男盗女娼。

最好的办法就是弄一个奸佞挡在前头与“正人”斗争既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吸引所有人都怒火事了之后再将奸佞剪除还能收割一波“明察秋毫”的赞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有些人非得一上位就将奸佞消灭然后逼得自己不得不与一众“正人”面对面的斗争且不论斗不斗得过就算斗赢了也难逃一个昏君的骂名天下人人唾弃遗臭万年……

李承乾是个聪慧之人自然懂得房俊所言的道理叹息一声无奈道:“朕非是强势不能容忍之辈臣子即便偶有犯错也能予以体谅包涵但若是让朕与明知是心性奸佞之辈虚与委蛇只要想一想便难受得很。”

顿了一顿觉得这话有些不够矜持都已经是皇帝了还要为这样的事情愁闷让那些坐不上皇帝的人怎么想?

“二郎放心朕心中有数稍后便与大臣们商议一下简拔一批人才冲入中枢官职不必太高但一定要位置显要令人侧目。”

有些事情他可以询问房俊但有些事情他要自己拿主意这即是皇帝的自尊也是为了保护房俊。

否则真以为被皇帝“言听计从有如提线木偶”的大臣能有什么好下场?

更何况他了解房俊的性格并不会对这种培养人才的权力感兴趣他麾下那些名声显赫的武将也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绝不会走这样的捷径。

房俊欣然道:“正该如此。”

何谓君臣相得?臣可以为君破家舍业奋死争战君可以处处对臣予以维护且赋予绝对信任如此君臣不疑自然长长久久可为千古佳话。

原本他与李二陛下也是如此只可惜……

*****

李承乾的速度很快待房俊告退之后返回玄德门外军营这边便召集尚书左仆射李勣、中书令刘洎、侍中马周、吏部尚书李孝恭几人到武德殿议事。

到了下午朝廷明发上谕宣读了诸多人事任命。

杜正伦任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刘祥道任御史中丞执掌御史台上官仪任秘书郎韩瑷任兵部侍郎崔仁师任给事中来济任中书舍人许敬宗任礼部侍郎房俊任金吾卫大将军……

其中许敬宗的任命引发一片议论。

按理说作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资历身后放眼朝堂资历比他更深的已经没多少了其人学问也显于当世又曾监修国史足以担当一部尚书。

但问题在于许敬宗在贞观一朝屡屡遭受打压官职始终在四五品之间兜兜转转从未真正踏足从三品以上的高阶更有“贪财无度”之风评使其名声不好如今由区区一介书院司业一跃而成为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这种拔擢程度可谓扶摇直上九万里令人难以接受……

嫉妒者众自是议论纷纭。

但次日清晨抵达御史台履任的刘祥道便公然发布文书有鉴于当下官场之上奢靡成风、上下推诿致使政务效率低下各地送审之冤假错案此起彼伏命御史台所属之各道御史清查违规、纠劾不法施行为期一月的“整风运动”当即引起朝野哗然。

“整风”之词闻所未闻大家千里当官多多少少总归有些不合规、不合法的地方轻来轻去的无人在意若着实太过自会经由御史台调查确凿之后移交法办何曾听过如此大规模的整肃调查?

吾等官员身份高贵如此岂不是个个都是待罪之身、嫌疑之犯?

这是侮辱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御史台还没做热乎呢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简直嚣张至极刘祥道你是要与天下人为敌啊!

于是乎未等御史台的“整风运动”开始三省六部九寺各级官员弹劾刘祥道的奏疏便堆满了李承乾的御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