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漫步重生之路
  4. 第231章 评论
设置

第231章 评论(1 / 2)


x 在《地下》这本书中村上春树对亲历事件者进行了采访包括受害者以及奥姆教徒。

第一部分是六十多个叙述者作为受害者救助者地铁工作人员作为亲历事件者用各自不同的视角碎片化的记忆影像拼成整个完整得有些残忍真实的画面是普通人面对灾难的正常真实反应。

村上春树克制冷静地还原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便于读者更客观的理解他们的叙述行为的出发点。

面对意外危险每个人的心理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感受和回忆侧重点都不同是每个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

有重在感受和心理恢复过程的人:

本以为大家会对罪魁祸首怨恨满满但其实无辜的亲历者当时困惑复杂的心情是茫然无助绝望怀疑心痛不解交织。

而事后对犯罪者的愤怒也都变成了其次:

不是心怀怨恨就能支撑自己走出心理阴影能让自己走出家门不再畏惧交通工具。

怨恨什么也产生不了不如将强烈的情感注入“我到底能为受伤更严重的人做些什么?”

所以他们会去关心那些伤势更严重的人。

有回顾和反思当时自己行为和反应的人:

加害者的行为很可怕亲历者却远比自己想象的高尚坚强即使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隐隐觉得不对依然下意识地守护自己的位置也为了拯救陌生人拼命迸发出责任感。

但当他们逃出地铁站一边是人间地狱一边一切正常行人行色匆匆漠不关心不禁开始怀疑:袖手旁观明哲保身是对的吗?

对于在身边立马倒下的人施以援手似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但如果他在离你稍有距离的地方倒下呢?

举手之劳的助人为乐很简单如果需要费一些力气承担一些风险才能帮助到别人是救还是不救?

也不能说人情冷漠世风日下但事件过后会让幸存者开始产生怀疑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会是怎样也为自己曾是旁观者一员感到自责。

还有一直陷入恐慌仍无法摆脱的人:

沙林是那种难以诉诸语言的恐怖亲历者们几乎都是独自承受煎熬除了至亲以外很难有机会又有勇气将感受和恐惧说出口。毕竟亲身经历死里逃生看着其它生命在眼前死亡的冲击太大。

因为轻伤者没有表面可见的伤害仅有不明显的非创伤型的身体症状以及难于言说的心理恐怖都是不能为他人尤其是职场领导所能理解的。他们会觉得你是故意假装甚至以此为借口开除员工。补偿也是经过很久由政府正式出具文件证明这是劳动伤害才有机会得到补偿

有很多人都在反思因为这一事件暴露出的问题:

天灾人祸固然是罪魁祸首但是为什么救护车迟迟不来?为什么救援没有有效开展?为什么到了医院也被拒之门外难道不是人命关天?

很多人在此之后才发现:

东瀛是不具备能迅速高效响应重大灾难的体制有胆识有专业度的上层结构是不存在的。而且缺乏有魄力的指挥人应急专家。甚至还有前期不作为对于教众的放任导致演变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