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知宋事
  4.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抗旨
设置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抗旨(1 / 2)


x 当务之急当然是信用的建立。

后世有人说过现代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崇简深以为然。

信用崩塌留下来的就是一地鸡毛。

有了信用才有现代金融业。

那谁的信用最好?当然是政府啊它代表的可是国家信用。

在后世金融体系的建立背后靠的还是国家信用某国的联邦储备系统虽说是私人银行组建同样不可能离开国家信用的背书。

同样是这个某国它的货币能成为世界货币靠的还是一家独大的国力支撑起来的信用。

“你们回到南方让钱惟濬给你们一个官办的牌子。要把钱票搞起来啊让南来北往的商贩都不用背着沉重的铜钱闯天下。先在大宋境内把这兑换搞起来跟着官家会成立杭州市舶司要让那里进出的钱都归你们来兑换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信誉。”

嘱咐到这里的崇简又道:“今后要跑海贸你们也不用亲自去了。”

这两兄弟连忙点头。

作为精明的商人他们当然明白有了这半官方的身份哪里还需要事事亲为到时参参股分分红就赚得盆满钵满。

当下崇简拿出了两封推荐信把他们打发出了门。

这两封信一封是说好的交给回吴越任节度使的钱惟濬另一封是交给广州方向的。

不言而喻崇简是希望后世的沿海发达地区同时动起来。

这要求陈氏兄弟绕道广州专门拜会下那边的军政大佬以期获得支持。

广州方面靖海军节度使朱令赟、驻泊都监刘承珪统军广州知州兼市舶使谢处玭、广州通判讲市舶司判官潘惟吉主政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但广州有个特殊处按照崇简的规划今后开展海贸是要军政一起上所以相关事宜得同时知会两方面。

陈氏兄弟第二天就动身南下还未出城就被叫住了。

正当两人惶惑时居然发现钦差仪仗向他们靠拢。

原来到广州传旨的内侍和他们同时出行正好让他们加入了钦差队伍。

上路一打听原来是崇简请求调回潘惟吉被官家应了传旨内侍就是专程南下宣旨。

潘惟吉将回朝担任国子监判监事就是后来的国子监祭酒。

这个位置看起来好像还不如广州通判手握实权但从远州调回京城这在一般人看来就是走了大运况且这个判监事可不一般。

这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掌舵人职位清贵自不必说还因为国子监专门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坐监读书是一个掌握人脉的好去处。

可以打造自己的嫡系班底再不济也可以灌输自己的理念。

当然任何事都不见得如想象般完美比如这个国子监中、高级官员子弟读书多是挂名数量少不说平时真正来听课的就更加寥寥。

潘惟吉到国子监是崇简极力主张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让博学的小潘去教导即将入学的几个外国朋友。

当然最终目的不止于此他在下一盘大棋。

这棋要走得成功就得把国子监办好要下棋你先得有棋子还得把棋子摆好。

本来国子监主官一般都会安排老成持重的大儒担任但赵二竟应允了崇简的要求显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目前只要是崇简所求赵二基本应允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觉得恩遇超常不合规矩。

但另一方面他对赵小三又没有真正放弃那个晋王加开封府尹怎么看都像是接班人。

这是个很奇特的现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