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穿越齐朝,分家后让你们高攀不起
  4. 第232章 出风头
设置

第232章 出风头(1 / 2)


x 贺宣呆了一会儿守着烧起来的柴火堆多没劲一事不烦二主让王栓看着烧的差不多就把两个通气口堵上。

“公子要烧多久才能堵上?”

王栓很苦恼一点差不多这种词汇真的不好确定。

“等天色彻底黑了你就可以堵上来府里跟我说一声。”

贺宣怕他没封好反而引燃了边上这些木柴虽然隔着距离这种事小心无大错。

烧炭的事情有人干贺宣回家吃晚饭让小狗子吃完给他爹带一份。

十一月京城日夜温差有些大中午棉衣穿着都有些热晚上却要盖厚被子贺宣虽然烧了炕烧的柴火却不多等到天亮也就灭了。

家里其他人都没烧炕老杨他们都习惯了等下雪在烧炕小竹几人也说还能扛得住。

贺宣卧室的火炕在正堂这里烧就行这样卧室没有烟气还干净直接顺着外墙的烟囱排走了。

贺青和小秋睡在耳房睡觉前加一回柴火就行两人的屋子也能有些热意。

炕头这边最热贺宣还睡不住要睡在中间的地方。

今日洗漱完问了几句贺青最近学习的情况这两人多学点知识以后有个好出路。

直到前院来报空地上的柴火堆已经堵上了贺宣起身把外袍穿好要去看看。

没有路灯的夜晚天上都是乌云别说星星了月亮都时隐时现老杨拿着灯笼在前边找路后面贺青跟着。

三人到空地上小狗子拿着火把给父亲照明刚才也是他去府里通知的。

太阳下山就降温了等了好一会儿两人打了个寒颤。

贺宣拿着灯笼打量了一圈确定黄泥把柴火堆都堵上了不会有火星子溅出来。

边上一圈都是清理过的空地应该不会烧到其他地方。

王栓做事还算用心贺宣让父子俩去厨房喝点姜汤去去寒。

“公子我们就不去了小狗子他娘还在家里等着呢!”虽然自己被公子留下干活这事其他人已经告诉孩子他娘。

但是这么晚了没回去家里肯定等急了。

“成你们先回去记得喝姜汤给你多算半日的工钱。”

“谢谢公子。”父子两的礼行的不算标准高兴的情绪却很能感染人。

三人拎着灯笼回府贺宣进门前还能看到黑漆漆的夜晚有一个火把照亮父子两回家的路。

“老杨你晚上安排下找个人守夜时不时去门口看一眼空地不要烧起来。”贺宣还是有些不放心。

“好的公子我晚上多看几眼就成您放心睡。”

老杨住在前院离空地比较近打算今晚就自己顾着火堆已经糊了黄泥只要在门口看着没有火烧起来就行。

老杨一大早起来穿上衣裳先去门口看一眼空地这时天色已经蒙蒙亮能看到一个黄黄的小土堆。

这才放心去茅房。

天气越冷起床就越困难难得今日贺宣没有赖床醒来就去释放了压力。

穿好衣裳贺青他们已经打好了洗脸水洗漱过后贺宣连早饭都没吃。

跑去看看木炭烧的怎么样?

昨晚用黄泥封住的时候还有些热意经过一个晚上的冷却外边已经感受不到热度了。

贺宣围着柴火堆转了一圈看来王栓的泥巴糊的还挺厚实贺宣用手敲了下没敲破。

确认过这边没烧出来就行贺宣回去先吃早饭。

吃完了早饭干活的下人也都来了找人用锄头把柴火堆扒拉开。

从最上面开始看到扒开的黄泥里面是黑色的这就是成了吧。

贺宣站在最近的地方看黄泥扒开一半里面的木炭都能看清楚。

边上的人窃窃私语声音却不小。

“真的烧出来了?”

“让我看看~”

“嘘轻点谁家柴火烧过都是炭。”

“别说话公子听到了。”

贺宣上前检查木炭虽然柴火烧过都是炭但炭和炭是不一样的。

这种没有完全燃烧的木炭烧的时间更久温度更高除了取暖还有很多用途。

老杨拿来一个簸箕把烧好的木炭放到簸箕上。

贺宣仔细观察发现边上粗些的柴火还没有燃烧完全外边是炭里面还是木头。

导致烧成这样的原因很可能是昨天燃烧的时间不够。

“王栓你昨日烧了多久糊住通气口的?”

“回公子估摸着一个时辰不到点。”

王栓听到公子问话赶忙挤到前面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那你今天再烧一个柴火堆就堆成昨天的样子烧一个半时辰。”

木炭没有烧尽只是少数剩下就是一点点试验叮嘱王栓烧柴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引燃其他地方。

老杨拿着簸箕回府一大早还有不少事情要干呢。

贺宣也是一样回去要看书核对织坊的账目。

闲了练练准头射箭的动作没人教只能拿着弓比划比划。

烧了两天木炭王栓的烧炭技术直线上升柴火堆的下方多挖两个通气孔能让木炭缩短燃烧时间。

烧出来的炭颜色乌黑折断的声音清脆品质算得上不错。

接下来想要提升技术就需要建窑贺宣不打算在木炭上花这么大的成本只让王栓一个人烧炭。

其他工人都劈柴柴火堆肉眼可见的变小劈成大小差不多的木块整整齐齐的码在围墙边上。

赵林说这几日天气变化可能会下雨这不是随口说说而是一个老农的经验之谈。

天空中漂浮着层云哪怕是晴天太阳也被云朵遮住。

趁着没下雨给柴火堆盖上草席用麦子秸秆编制的席子雨水顺着秸秆流下去中间的柴火就是干的。

至于枯叶杂草这些引火的材料西跨院厨房放俩簸箕剩下都堆在驴棚里不够了再搬过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